我的位置 > 首頁 > 凱旋動態 > 王愛民:山東姑娘澳門媳婦的“世界橋梁”夢想 >

王愛民:山東姑娘澳門媳婦的“世界橋梁”夢想

发布时间:2021-09-27 11:27 作者:admin 浏览:258


        20219月,備受矚目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印發公布,這代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更進一步,也引起了海內外各界人士的熱議。

        著名律師、澳門商標協會會長、澳門凱旋國際集團總裁、中國內地-澳門-葡語系國家法律服務聯盟副主席王愛民女士表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作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新高地,將會更加突出和放大澳門的“橋頭堡”形象和作用,加速發揮澳門擔當中國內地與葡語國家的“世界橋梁”優勢。

        30年來,祖籍山東的王愛民女士,也一直在其專業領域搭建一座“世界橋梁”——她先是背井離鄉、獨闖珠海、勇嫁澳門,並在夾縫中求生存,苦苦打拼成為中國執業律師澳門第一人;接著,她創辦公司,成立律師事務所,並大膽走出國門搶占市場,在曆訪全球40多個國家後,再次打拼成為首位開拓葡語國家法律服務的中國律師;後來,她又成立澳門凱旋國際集團,進駐廣州,橫跨粵港澳大灣區,並帶領中外團隊,沿著“一帶一路”,成功搭建一座“世界級大橋”,將集團打造成為中國專業提供澳門及葡語國家法律服務的第一品牌。

202199日,王愛民律師受聘擔任珠海國際仲裁院第一屆仲裁員)

逼上梁山,名揚粵澳

        詩雲:曲阜瞻三孔,梁山好漢多。自古以來,博大精深的齊魯文化,造就了山東人鮮明的性格特點:秉性如山,質直樸實,誠信尚義,胸懷坦蕩,節儉好客,粗獷豪爽,心直口快……山東好漢如此,身為山東女人的王愛民,其實也一樣。她的每一步人生,每一個夢想,每一次巨變,都顯得很“man”,很“山東”。

        30年前,王愛民還是山東濟南章丘區一個青春靚麗的姑娘。父親是小學校長,母親也是小學教師。按道理,這麼好的家庭出身,她本該是“最強學霸”。但是她說,自己實在太調皮了,父母越期盼,她越反叛,所以她高二未讀完,就不想再讀書,執意離開了學校,把父母氣得不行。輟學後,她在山東打過工,開過商店。後來,她不想讓父母難過,就又獨闖廣東。

        到了珠海,王愛民才明白,一個女孩子遠離家鄉,沒有文憑,無依無靠,要想在別人的城市立足何其艱難。她後悔過,但她不想讓父母知曉。每當遇到困境,一想起家鄉“梁山好漢”的故事,她倔強的性格就立即爆發出來。一個原本可以在大學裏好好讀書的“校長千金”,那些年卻在珠海的大排擋裏端盤子……

        後來,王愛民“被逼無奈”,決定自學英語,因為體力勞動太辛苦了,她希望找到更輕松的工作。也許是讀書的基因猶在,她自學能力非常強,在英語培訓中心結業後老板就留任她當文員。後來,她又跳到一家大型澳資企業當文員。

        也正是這樣的機緣,讓王愛民遇到了在澳資企業工作的丈夫。由於丈夫是澳門人,她結婚懷孕後便辭職在家,成了“澳門媳婦”,生下兩個女兒。期間,生性要強的她,不甘當全職媽媽,想出去工作,但無一技之長,她在澳門很難就業。

        最後,王愛民覺得,能夠改變自己命運的還是只有讀書。於是,她發奮參加自學考試,先是自學內地法律,拿到了大專畢業證。1997年,她在珠海參加全國統一律師資格考試,在三百多名考生中,以第九名的成績考取了律師資格。

        2000年底,她又拿到了法律系本科畢業證,以及中山大學的法學學士學位。她以為有了大學文憑,就能找工作了。卻沒想到,由於澳門地小人多,她學的又是內地法律,且不懂葡萄牙語,對澳門的法律知識也一知半解,她根本就無法在澳門就業;而且因她已經入籍澳門,依據法律,她也不能在內地做律師……

        極度痛苦、左沖右突後,王愛民咬了咬牙,決定繼續充電,從零開始,無論如何也要搞通澳門的法律體系,從中殺出一條血路來。於是,從2002年初開始,她一邊在法律行業“打零工”,一邊到澳門大學讀法律導論班,去東方葡萄牙學會苦練葡萄牙語。她每天上完課從澳門氹仔坐公交,趕回家已是深夜十二點,坐在床前看著女兒們熟睡的面龐,她無比愧疚。可第二天早上七點,她又必須起床趕到公司上班。那些年,她沒有周末和節假日,沒有好好地休息過一天……

        在澳門邊工作邊學習、苦苦撐了兩年後,2003年底,王愛民總算學完了澳門法律,也略懂葡萄牙語,但她還是不能在澳門當律師。因為她沒有澳門律師證,而澳門律師公會也拒絕接受她的報考,理由是她的法學士是自考學曆,對方不承認。她只得又報讀了中國政法大學的碩士研究生課程,希望拿到更權威的文憑。同時,她只能在澳門的律師事務所裏跳來跳去,做文員、律師助理甚至打雜。

        就在王愛民無比迷茫之際,2004年初,澳門CEPA(即《內地與澳門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正式實施。其中,有一規定是“取得內地律師資格的澳門居民可以到內地實習並執業”。這對於王愛民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她自學了那麼多年的課程,接受那麼多的法律專業教育,終於可以派上用場。

        2004年春節後,作為政策的受益者,王愛民順利進入了珠海一家律師事務所實習。2005年,廣東省司法廳給她頒發了律師執業證,她成為首位在內地執業的澳門居民,也被譽為“中國律師行業CEPA第一人”,並因此迅速成名。

        過去,王愛民在澳門和珠海兩頭碰壁,吃盡苦頭。CEPA實施後,卻由於她通曉內地與澳門截然不同的兩種社會環境和法律體系,尤其被大量媒體報道後,她頓時變成了搶手的稀缺人才。那時,她的工作主要集中於兩地法律業務的協調方面,比如澳門企業在內地產生的糾紛、內地人到澳門旅遊遇到的難處等。

        後來,隨著王愛民的名氣越來越大,接觸的圈子越來越高端,又有很多內地公司和企業家慕名前來,通過她到澳門尋找商機。所以,2006年,她不僅在律所當律師,還自己成立了澳門凱旋投資策劃有限公司、澳門凱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及香港凱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提供法律、商貿、知識產權等服務。

 

走出國門,放眼全球

        機遇,讓王愛民在短短兩三年內,就從一名律師變成了老板。但她未忘初心,始終堅持虛心學習,業餘不僅考上了澳門大學法學院,用四年時間系統學習了澳門法律,拿到了澳門大學法學學士學位,並在期間修讀了中國政法大學的碩士課程,獲得了中國政法大學法學碩士學位,還曾被澳門科技大學錄取,攻讀法學博士學位,但後來她決定去新加坡讀博士,所以放棄了澳門科技大學的offer

        王愛民跨界粵澳兩地的特殊身份,使其成為澳門和廣東律師行業裏第一個“吃螃蟹的人”。CEPA剛實施時,大量澳門商人和企業湧入內地,但由於兩地的相關體制還不完善,出現了很多經濟糾紛,而王愛民是第一個也是當時唯一可以在內地執業的澳門籍律師,所以那些涉及兩地經濟糾紛的業務都被她獨攬了。

        另外,所有內地企業要想借助澳門平臺走出去,最適合為他們保駕護航的,也只有“兩棲律師”王愛民。還有很多內地知識產權代理公司有澳門知識產權業務時,因為不通曉當地制度,也紛紛與她合作,比如四川超凡、北京中北、北京中理通等。另外,她還是大成、中咨等許多內地知名律師事務所的澳門合作夥伴。

        由於涉外業務增多,2010年,王愛民在澳門中華廣場購置辦公室成立了澳門凱旋國際集團總部。2013年,她又在珠海香洲區鈺海環球金融中心購置辦公室,創建了廣東正澳律師事務所,終於實現擁有自己律所和律師團隊的夢想。

        王愛民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很多境外及澳門企業或個人到內地投資、置業及進行商貿活動時,需要全方位的中國法律支持,而那些內地企業或個人到澳門及境外投資、置業及進行商貿活動時,也需要最專業的法律咨詢,如果她以自己開設的內地律師事務所名義與內地的客戶簽署委托代理合同,為他們代理澳門及涉外法律事務,這樣客戶就會更便利、更放心。

        澳門一直是葡語系國家的“橋頭堡”、中葡商貿合作的重要紐帶,隨著公司和律師事務所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王愛民的抱負也越來越大,她希望能借助澳門這條線走出去,把葡語系國家的知識產權、法律、商貿等服務做大做強。

        2013年,恰逢國家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澳門憑借400多年中西文化交融留下的寶貴遺產和獨特優勢,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中,擔當聯系人角色,推動多個葡語國家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參與者、貢獻者和受益者的同時,也為自身發展開拓了廣闊空間。王愛民從中看到機遇,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

        但是,打鐵還需自身硬,要實現這個目標,就必須放眼全球,不斷創新,聚集一批更加專業的國際化人才。於是,王愛民決定自己先出國學習一段時間。

        20148月至20157月,她先後遊曆了英國、馬耳他、愛爾蘭、瑞典、意大利、冰島、葡萄牙等十多個國家,主要是為了深入學習英語、葡萄牙語,以及各國的法律制度,同時了解當地的投資環境,並建立一批海外的合作夥伴。

        20161-5月,為了積累學識和拓展國際業務,王愛民又開始遊曆美國,不恥下問的她,甚至甘願去紐約的著名律師事務所低調地做一名“實習生”。

        20175-7月,她又去了西班牙、葡萄牙、佛得角、摩洛哥、巴西等國家遊學,並在巴西、葡萄牙、佛得角設立了分公司。尤其是屬於7個葡語國家之一的佛得角,穩定的政治氣候、優越的自然環境等深深地吸引了她,她覺得這裏會是客戶安排財富傳承的理想國度,所以她在那裏還不惜重金買了塊私人土地。

        20182-6月,王愛民又前往新西蘭開啟了大洋洲遊學之旅,奧克蘭大學、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等世界名校,都留下了她敏而好學的身影。期間,她還遊曆了大溪地(法屬波利尼西亞)、斐濟共和國、薩摩亞等國。

        一次次地遊學,不僅讓王愛民在國際知識產權和葡語系法律服務領域裏的專業水平、學術思想、全球視野等,均得到了進一步提升,而且讓她積累了數十個國家的制度資源、人才資源等,成為首位開拓葡語系國家法律服務的中國律師。

        期間,王愛民還於2016年成功操辦了“一帶一路”及葡語系國家涉外法律服務論壇和澳門國際知識產權研討會,分別於珠海和澳門隆重舉行。這兩場高規格國際會議活動,總共邀請了200多名來自中國內地、澳門和葡語系國家的重量級專家、學者及政商界權威人士進行深入研討,對進一步推動我國內地與澳門及葡語系國家法律服務和知識產權事業的發展、促進全球性合作、打造“中國內地與澳門及葡語系國家法律服務和知識產權交易平臺”等,具有裏程碑式意義。而且,那兩場活動實現了多個“首創”,填補了相關領域的空白:比如“一帶一路”論壇,是中國內地有史以來首次舉辦的“中國-葡語系國家涉外法律服務研討會”;澳門國際知識產權研討會,也是澳門前所未有的;再就是,首次有澳門律師根據CEPA的規定正式受聘於內地律師所,這是相關法律實施12年以來首次得以適用。

        2017年,王愛民還作為重要嘉賓參加了在非洲佛得角首都普拉亞隆重舉行的“中國與葡語國家企業家經貿洽談會”,並與佛得角、葡萄牙的律師事務所,簽署了共同發起設立“中國-澳門-葡語系國家法律服務聯盟”等方面內容的首例國際戰略合作協議。

        2018年,她又成功策劃舉辦了第二屆澳門國際知識產權研討會,吸引了來自澳門、中國內地、香港、美國、加拿大、比克及澳大利亞等地的100餘名專家、學者及知識產權實務界人士熱情參與。

        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那些年,王愛民的創業事跡先後被《澳門日報》《南方日報》《中國日報》《環球時報》等近百家媒體報道過。她之所以能一步步地把國際知識產權和葡語系法律服務做到全球化,正是源於她的“專精特新”(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創新化),以及她勤奮好學、放眼全球的境界。

世界橋梁,無可替代

        李克強總理在澳門視察時曾說,澳門有一座無形的“跨洋大橋”,它以語言文化為紐帶、以經貿合作為主題、以共同發展為目標,充分發揮澳門的獨特優勢和平臺作用,對推動中國與7個葡語國家加強聯系已經並將繼續發揮重要作用。

        這些年來,王愛民的內心中,也有一個夢想——她要以澳門為支點,沿著葡語國家、一帶一路,打造一座致力於國際知識產權和法律服務的世界級大橋。

        王愛民表示,一方面,她希望能響應國家號召,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內,讓中國企業、中國故事“走出去”。因為如今,“一帶一路”已經為中國和葡語國家提供了合作共贏、深化了解的機會和路徑。在政策溝通層面,中國與葡語國家政府之間密切溝通的節奏得以延續和加強,戰略夥伴關系進一步深化。在貿易領域,中國也已成為幾乎所有葡語國家最重要的合作夥伴之一,比如巴西、安哥拉等葡語國家已成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重要市場,正享受著中國經濟發展帶來的紅利。

        另一方面,王愛民希望能通過扮演獨特的“橋梁”角色,協助澳門及葡語國家的企業打入中國內地市場,尤其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不斷推進、大力發展,讓她更加看到了內地與澳門及葡語國家之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前景十分廣闊。

        為了實現這個夢想,王愛民近幾年不僅忘我工作,還到處奔波,參加各種社會活動,擔任了澳門凱旋國際集團總裁、澳門商標協會會長、澳門知識產權研究會理事長、中國內地-澳門-葡語系國家法律服務聯盟副主席、澳門“一帶一路”法律服務聯盟秘書長、巴西•中國澳門實業協會理事、中葡企業家聯合會中方理事會理事、澳門FC律師事務所運營總監、廣東正澳律師事務所創始人、瀛和律師機構澳門葡語法律服務中心主任、人和啟邦顯輝(橫琴)聯營律師事務所管理合夥人、廣東省律師協會港澳臺僑及外事工作委員會委員、廣東省海外知識產權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珠海市律師協會知識產權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等眾多職務。

        2020年,王愛民還被總部設在瑞士的國際保護知識產權協會(AIPPI),任命為該協會替代性糾紛解決方式常設委員會(ADR)委員,成為首位在AIPPI常設委員會擔任職務的澳門人,也是ADR委員會現任委員中唯一來自中國的成員。

        2021年初,王愛民又來到廣州置業、開拓新天地。她在廣州黃埔區澳門青年人創新部落大廈拿下一整層千餘平方米的辦公樓,並注冊成立了凱旋國際知識產權(廣州)有限公司、廣州環亞法學研究有限公司、廣東凱邦(廣州)律師事務所等多家機構。425日,在第21個世界知識產權日來臨之際,“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調解中心總部落成暨澳門凱旋國際進駐廣州慶典儀式”隆重舉行,該活動是由澳門凱旋國際集團聯合廣東省知識產權研究會、國際爭議解決及風險管理協會、澳門知識產權研究會、廣州市黃埔區司法局、廣州開發區知識產權局、廣州市黃埔區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調解中心等共同舉辦,受到社會廣泛關注。

        澳門凱旋國際集團為什麼要進駐廣州?王愛民說,因為廣州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城市,也是連接內地與澳門、香港的重要樞紐,自古以來就是海上絲綢之路上長盛不衰的東方大港,過去無論內地商人要經港澳出海,還是外商經港澳進入內地,都離不開廣州的紐帶作用,所以她的“世界橋梁”夢想也離不開廣州。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由於澳門、珠海等地的團隊早已步入正軌,集團進駐廣州後,王愛民將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廣州。她原本可以放下一切享受生活,但為了自己熱愛的事業,她依然保持著30年前剛來廣東時的那份闖勁和幹勁,依然像當初那個20多歲的山東姑娘一樣,與年輕的廣州團隊並肩作戰。

        如今,澳門凱旋國際集團作為一家橫跨粵港澳大灣區,涵括跨境法律服務、商業投資、證券化運作以及知識產權運營、商標注冊、企業知識產權財富創新顧問管理等行業的綜合性服務集團,在業界已經眾所周知,成為領域內第一品牌。

        王愛民表示,自己所從事的領域可以說稱得上是獨一無二的。今後在廣州乃至整個內地,她將會堅持發揮團隊語言能力強、國際網絡完善的優勢,與其他同行錯位發展,以國際知識產權、國際法律服務等為拳頭產品,精心服務內地企業。

        談起未來願景,王愛民信心百倍地說,我心目中的“世界橋梁”已經成功搭建,接下來就是希望能幫助更多海內外企業,通過這座橋梁走出去或走進來。她認為,如今中國已從資本輸入國變成了資本輸出國,中國資金走出去的時候,國際知識產權、國際法律服務等也必須跟出去,為中國企業和資金安全出海保駕護航,還有比如在電子商務、國際貿易方面,中國雖然走在了世界前端,但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缺位,卻讓中國商品走出去時處處挨打,所以我們必須為此努力。

(資料來源:搜狐網https://www.sohu.com/a/490686772_100082648)

在线客服系统